1:非測驗的評價技術主要包括( ?。?/span>
單項選擇題
A、案卷分析、觀察、情感評價
B、案卷分析、觀察、認知評價
C、實驗、日記分析、技能評價
D、實驗、日記分析、認知評價
2:記憶的三個基本環節中( ?。┦切畔⒌奶崛『洼敵?。
單項選擇題
A、識記
B、保持
C、回憶
D、遺忘
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單項選擇題
A、《比納—西蒙量表》
B、《斯坦?!燃{量表》
C、《比納—推孟量表》
D、《韋克斯勒量表》
4:下列屬于意義學習的條件的是( ?。?。
多項選擇題
A、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
B、學習者認知結構必須具有能夠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認知結構
C、學習者必須具有積極主動地將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適當知識加以聯系的傾向性,并使兩者相互作用
D、學習材料要高于學習者的能力范圍
5:( ?。┦怯尚蜗笏季S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關鍵期。
單項選擇題
A、小學二年級
B、小學四年級
C、小學五年級
D、初中二年級
6:學習需要的主觀體驗形式是學習者的學習愿望或學習意向,它包括( )等。
多項選擇題
A、學習的興趣
B、愛好
C、努力
D、學習的信念.
7:研究表明,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沒有關系。( ?。?/span>
判斷題
對
錯
8: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 ?。?/span>
單項選擇題
A、課時計劃、課堂教學過程、課后教學評價
B、課時計劃、教材處理、課堂教學方法運用
C、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方法運用、課后教學評價
D、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環節設計、教學過程控制
9:概括是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 ?。?/span>
判斷題
對
錯
10:厭學是由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兒童( )的失調狀態。
單項選擇題
A、牛理
B、情緒
C、心理
D、態度
11:教師通過帶學生參觀博物館讓學生學習屬于( ?。?/span>
單項選擇題
A、模像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動作直觀
12:( ?。┦鞘剐碌膶W習成為可能的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是學習的內部條件,是教學的起點。
單項選擇題
A、教學目標
B、學習準備
C、教學策略
D、教學評價
13: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60年代到70年代末為( ?。?/span>
單項選擇題
A、初創時期
B、發展時期
C、成熟時期
D、完善時期
14:唯一得到心理學家公認的動機劃分方法是( ?。?。
單項選擇題
A、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
B、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
C、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
D、學習動機的理論
15:心智技能的特點有( ?。?/span>
多項選擇題
A、觀念性
B、展開性
C、內潛性
D、簡縮性
E、物質性
16:加涅根據不同的學習結果將學習分成( ?。?。
多項選擇題
A、智慧技能
B、認知策略
C、經驗學習
D、行為訓練
E、動作技能
17: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幸,它是( ?。?/span>
單項選擇題
A、情感過程
B、意志過程
C、伴隨狀態
D、意志狀態
18:課堂教學環境包括( )。
多項選擇題
A、教師
B、教學器械
C、課堂物理環境
D、課堂社會環境
19:學習“圓的直徑是它的半徑的兩倍”是( ?。?/span>
單項選擇題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命題學習
D、下位學習
20:掌握學習是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來的。 ( )
判斷題
對
錯
21:將學習策略分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連生
D、鮑斯菲爾德
22:心理健康是絕對的。( ?。?/span>
判斷題
對
錯
2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味著教授學習策略能提高遷移的意識性。( ?。?/span>
判斷題
對
錯
24:下列哪些教師的教學工作較為成功( )。
多項選擇題
A、有激勵作用
B、生動活潑
C、富于想象
D、熱心于自己學科
25:學習英語單詞屬于( ?。?/span>
單項選擇題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命題學習
D、原理學習
26: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 ?。?/span>
判斷題
對
錯
27:根據皮亞杰的研究,兒童開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能夠進行邏輯推理的最早心理發展階段為形式運算階段。( ?。?/span>
判斷題
對
錯
28:頓悟說的創立者是( )。
單項選擇題
A、斯金納
B、苛勒
C、桑代克
D、華生
29:教師的角色是多樣的,心理學家認為,教師要充當知識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種角色。( ?。?/span>
判斷題
對
錯
30: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幕拘睦硪幝傻目茖W。
單項選擇題
A、德育與智育
B、知識與技能
C、動機與遷移
D、學與教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 非測驗的評價技術主要包括案卷分析、觀察、情感評價。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B,C
解析 A屬于意義學習的客觀條件,B、C屬于意義學習的主觀條件。
5:答案B
解析 一般認為,小學四年級是由形象過渡到抽象的關鍵期。
6:答案A,B,D
解析 學習需要的主觀體驗形式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
7:答案錯誤
解析 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系。
8:答案A
解析 根據研究結果,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課時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后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都存在差異。
9:答案錯誤
解析 直觀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的開端,是理解知識的起點。
10:答案B
解析 厭學是由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兒童情緒上的失調狀態。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①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②發展時期(20世紀20~50年代);③成熟時期(20世紀60、70年代);④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后)。
14:答案C
解析 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是所有的動機劃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學家公認的,而且對教育實踐具有相當重要的應用價值。
15:答案A,C,D
解析
16:答案A,B,E
解析 經驗與行為均為學習內容而非結果。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C,D
解析 課堂教學環境包括課堂物理環境和課堂社會環境兩個方面。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錯誤
解析 掌握學習是由布盧姆等人提出來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給了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達到完成的80%-90%的評價項目)。
21:答案A
解析 丹瑟洛將學習策略分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22:答案錯誤
解析
23:答案正確
解析 研究證明,學習策略及元認知策略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它們能提高學習者遷移的意識性。
24:答案A,B,C,D
解析 略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正確
解析 略。
27:答案錯誤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苛勒的完形一頓悟說??晾照J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
29:答案正確
解析 略。
30: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