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學生的智商為100表示()。
單項選擇題
A、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2:由于自然實驗是在教育的實際隋況下進行的,所以它所得結果比較接近于實際。()
判斷題
對
錯
3:下列哪種學習策略屬于元認知策略中的計劃監控()
單項選擇題
A、設置學習目標
B、列提綱
C、尋求同學幫助
D、做筆記
4:個人能用語言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是描述性知識。()
判斷題
對
錯
5:干擾主要是()
多項選擇題
A、前攝抑制
B、后攝抑制
C、倒退現象
D、材料過多
E、忽視策略
6: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分期論,嬰兒繞行茶幾以取它后面的玩具,不再僅從茶幾下爬過。這時的嬰兒處于()
單項選擇題
A、感覺運動階段
B、思維準備階段
C、思維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7:柯爾伯格認為年齡與道德發展階段成正比。()
判斷題
對
錯
8:言語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單項選擇題
A、語音知覺
B、詞匯理解
C、詞匯加工
D、課文理解
9:有的學生看到銳角、直角、鈍角等圖形中都有兩條交叉的線,就認為角是由兩條交叉的線組成。這屬于()。
單項選擇題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觀
D、言語直觀
10:檢驗教師教學技能是否達標的測評屬于()
單項選擇題
A、水平測評
B、選拔測評
C、診斷測評
D、相對測評
11:根據我國傳統教育心理學,知識學習的心理過程不包括()
單項選擇題
A、知識的識記階段
B、知識的理解階段
C、知識的鞏固階段
D、知識的運用階段
12:系統脫敏法由()在20世紀20年代首創。
單項選擇題
A、沃爾樸
B、福勒
C、雅各布松
D、奧蘇貝爾
13:如果一個人確認某種緊張情景不能改變或控制時,()就取代焦慮成為主要癥狀。
單項選擇題
A、抑郁
B、強迫
C、恐怖
D、緊張
14: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稱為()。
單項選擇題
A、組織策略
B、復述策略
C、計劃策略
D、調節策略
15:在人際交往中,最近的印象對人的評價起著重要作用。這屬于人際印象形成中心理效應的()
單項選擇題
A、正性偏差
B、近因效應
C、第一印象
D、定勢效應
16:整合所學新知識、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是()
單項選擇題
A、復述策略
B、計劃策略
C、組織策略
D、元認知策略
17:智商是智力測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簡稱IQ,其公式表述為()。
單項選擇題
A、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
B、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
C、IQ=實際年齡/智力年齡×100%
D、IQ=實際年齡/智力年齡×100
18:一般而言,要使學習效率較高,動機應維持在()
單項選擇題
A、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較低水平
D、不一定
19: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是教師的()。
單項選擇題
A、專業知識
B、教育學知識
C、心理學知識
D、相關學科知識
20:動作技能形成的一般過程的提出者是費茨和()
單項選擇題
A、斯金納
B、波斯納
C、巴甫洛夫
D、皮亞杰
21:程序性知識的基本單位是()。
單項選擇題
A、產生式
B、圖式
C、命題
D、表象
22: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是()。
單項選擇題
A、幼兒期
B、成年期
C、兒童期
D、青春期
23:專家教師將練習看作檢查學生的__________。
單項選擇題
A、過程
B、工具
C、目的
D、手段
24:學生剛學英語時,對26個字母的記憶兩頭容易,中間難,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
單項選擇題
A、痕跡消退說
B、動機說
C、同化說
D、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
25:根據柯爾伯格的分類,中學生的道德主要處在()。
單項選擇題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他律水平
26: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__________
單項選擇題
A、動蕩性
B、平穩性
C、過渡性
D、適應性
27:西方最早比較系統地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詹姆斯
B、桑代克
C、皮亞杰
D、赫爾
28:問題解決是指排除障礙、由初始狀態達到目標狀態的過程。()
判斷題
對
錯
29:把遷移分為順向和逆向遷移,其分類依據是()
單項選擇題
A、遷移的性質
B、遷移的情景
C、遷移產生的方向
D、遷移的難度
30:()的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理論在遷移中的作用。
單項選擇題
A、奧蘇伯爾
B、桑代克
C、賈德
D、格式塔心理學
31:烏申斯基的代表作(),對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
單項選擇題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32:當學生做出我們所期待的行為時,用一些小紅花或蓋章的卡片作為強化物,可以兌換實際的獎勵物。這種行為改變的方法屬于()
單項選擇題
A、強化法
B、行為塑造法
C、代幣獎勵法
D、示范法
33:一般而論,教師最重要的能力是()
單項選擇題
A、課堂教學能力
B、組織班集體能力
C、了解或研究學生的能力
D、和家長溝通的能力
34:在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中,依據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付諸實施的階段是()。
單項選擇題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35:測量與測驗所得到的結果,只有通過___________才能判斷這種客觀描述的實際意義。
單項選擇題
A、教學評價
B、測量
C、測驗
D、教學設計
36: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模擬實物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這稱為()。
單項選擇題
A、模像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想象直觀
37:下列能代表自我實現需要的描述是()。
單項選擇題
A、他寧愿擔任專業工作也不愿做企業家
B、他很少依賴外界反饋
C、他總是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
D、他常常讓別人提出問題
38: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是教師的()
單項選擇題
A、相關學科知識
B、教育學知識
C、心理學知識
D、專業知識
39: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不包括()
單項選擇題
A、教育心理學基本理論
B、學習理論
C、學習的過程
D、教育政策和法規
40:提出掌握學習理論的是()
單項選擇題
A、華生
B、布魯納
C、布魯姆
D、班杜拉
41: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為課程。()
判斷題
對
錯
42:根據動作的連貫性與否將操作技能分為()。
多項選擇題
A、細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連續型操作技能
D、斷續型操作技能
43:提出情緒輔導方法的心理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44: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單項選擇題
A、布魯納
B、班杜拉
C、韋納
D、阿特金森
45:桑代克從1896年開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籠研究動物的學習活動,這一理論屬于()
單項選擇題
A、刺激一反應理論
B、認知一發現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
D、頓悟學習理論
46:下列教師促成的紀律屬于結構的創設的是()。
單項選擇題
A、規定限制
B、理解
C、協助
D、同情
47: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學派的著作中,被稱為“物質或物質化階段”的是()。
單項選擇題
A、原型設計階段
B、原型內化階段
C、原型操作階段
D、原型定向階段
48:以下屬于正式群體的是()。
多項選擇題
A、班級
B、小組
C、少先隊
D、小集團
E、團員
49: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態度的核心成分是()。
單項選擇題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傾向成分
D、認知與情感成分
50: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為哪幾個階段?()
多項選擇題
A、動作的定向階段
B、物質與物質化階段
C、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D、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E、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
2:答案正確
解析 自然實驗能較好地反映教育過程中心理現象的真實情況,所以所得結果比較真實。
3:答案A
解析
4:答案正確
解析
5:答案A,B
解析 干擾主要有兩種情況,即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
6:答案A
解析 能發現達到目的的新手段是處于感覺運動階段的兒童的特征之一。
7:答案錯誤
解析 年齡與道德發展階段有一定的關系,但不完全對應。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感性概括即直覺概括,是在直觀的基礎上自發進行的一種低級的概括形式,只能獲得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題。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當人確信某種緊張情景不能改變或控制時,情緒會變得更低落,這時抑郁逐漸取代了焦慮。
14:答案B
解析 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的學習策略。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不同類型的知識在頭腦中以不同方式表征,例如陳述性知識以時間序列、命題和表象表征,而程序性知識主要以產生式表征。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D
解析略。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正確
解析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B
解析 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一般而論,教師最重要的能力是課堂教學能力,它是教師的基本功。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級的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完整而豐滿的人性的實現;二是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他總是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體現出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
38:答案D
解析 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是教師的專業知識。
39:答案D
解析 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展開的。教育政策和法規與學與教的相互作用過程無關,所以選D。
40:答案C
解析 掌握學習是由布魯姆等人提出來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給了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達到完成的80%-90%的評價項目)。
41:答案錯誤
解析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為教學大綱、教材和課程。
42:答案C,D
解析 根據動作的連貫性與否可將操作技能分為連續型操作技能、斷續型操作技能。
43:答案C
解析 在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方面,艾里斯提出了理性情緒輔導方法。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A
解析
46:答案A
解析 教師促成的紀律有結構的創設和體貼,BCD屬體貼,規定限制是結構創設。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B,C
解析
49:答案B
解析
50:答案A,B,C,D,E
解析 有關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有加里培林的五階段理論和安德森的三個階段理論??忌⒁舛叩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