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長江沿江地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認識長江沿江地帶區內的主要地理差異,以及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3、認識長江對沿江地帶的紐帶作用和所形成的城市群和產業基地,以及輻射作用。
4、了解長江地區的文化特色和著名的旅游地。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地圖,培養學生分析和歸納的地理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幫助學生樹立區域內協作、共同發展和區際公平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2、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長江對沿江地帶的紐帶作用和由沿江地帶縱貫南北的輻射作用。
※教學難點 長江對沿江東西地帶的紐帶作用和由沿江地帶縱貫南北的輻射作用。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 赤壁懷古》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中下游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長江三角洲地區。
二、新課講授
(一)江海交匯之地
1、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范圍
2、魚米之鄉
3、江海交匯之地
(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歷史上的長江三角洲地區
2、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3、上海
4、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同城化
(三)水鄉的文化特色與旅游
1、獨具特色的水鄉文化
(1)世界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
(2)水鄉風貌
(3)人文旅游資源
2、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旅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的原因
(1)有獨具特色的水鄉文化
(2)人文旅游資源豐富
(3)便捷的交通
(4)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范圍、優勢,知道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分布著我國最大的城市群,了解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發展狀況,以及本區密集的旅游景點。
四、作業布置
五、板書設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