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的分布和發展》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工業生產的一般生產過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與人民生活的關系;掌握我國工業發達地帶和主要的工業地區、工業城市分布;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
能力目標
能用圖分析我國工業分布的特點,分析工業基地的形成和發展的條件;能繪制一些簡單工業產品的生產聯系圖;能用圖分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我國工業的發展變化,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我國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中心。
我國工業發展的前景。
教學難點
工業基地的形成和發展條件。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發展差異。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法、討論分析法等。
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像資料、電腦、圖片文字資料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觀察圖4.25:張夢的家,找出家里的工業產品。
(承轉過渡)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家,其實就是一個工業產品的“展覽室”,沒有這些工業產品,我們的家就會黯然無色,沒有這些豐富多彩,我們的生活也會單調乏味。但工業產品遠不止這些!那么什么是工業?工業產品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板書)一、工業生產過程
[講授新課]
(承轉過渡)汽車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我們以汽車為例來分析工業的一般生產過程。
(讀圖討論)引導學生讀圖4.24:什么是工業,分析以下問題。
1.汽車生產有幾個階段?(三個階段:開采鐵礦石、冶煉鋼鐵、生產汽車)
2.各階段的生產原料是什么?前后生產階段有何聯系?(后一階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階段的產品,即前一階段的生產是為了后一階段的進行,生產是有計劃性、針對性地生產,而非盲目生產)
3.鐵礦石是來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產汽車對鐵礦石進行了幾次加工?(兩次)
(歸納總結)誰來總結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再加工)針對工業產品的不同,對原料加工的次數也有多有少。
(提問啟思)汽車的生產反映了工業生產過程中具有哪些特點呢?(階段性、相互聯系性和計劃性)
(教師總結)工業生產是從自然界獲得物質資料,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每個加工階段都形成相應的工業部門,工業部門間又通過產品發生聯系。有的工業產品需要多種零部件共同裝配合成,所以往往與許多工業部門發生聯系。(比如汽車生產不僅需要鋼材,還需要輪胎、玻璃)
(學生練習)1.依照“家具廠沙發的生產聯系圖”做餐桌、面包的生產聯系圖。
2.閱讀活動2的內容,判斷以上所涉及到的工業部門,哪些為重工業,哪些為輕工業。
輕工業: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
重工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木材加工。
(板書)工業部門——重工業、輕工業
(承轉過渡)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我們每天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工業品,享受著工業帶給我們的快樂與便利。在國民經濟中,工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板書)二、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演示活動)學生閱讀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這一部分內容,并讓四名學生分別扮演農民、建筑師、科學家、軍人說出課本上4種人所說的話。學生體會并討論為什么說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學生答)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是國家經濟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為農業、建筑、科研、軍事等部門提供了許多機械設備、科研儀器,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學生活動)我國行業部門有許多,工業還為哪些部門提供了方便呢?大家任選一部門,把你當成這一部門的一員,把工業與這一部門的聯系介紹出來。(選出表演最好的給以表揚,并對其他同學給以鼓勵)
(教師總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如農業、交通運輸、商業、教育、國防、科研等提供多種原材料、能源、生產工具和技術設備。我國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業的生產水平和工業現代化的發展程度。所以工業也是國家經濟自主、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并了解了它的一般生產過程和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我們相信隨著我國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一定能成為富強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觀看錄像)收集有關工業的生產情況錄像資料供學生觀看,增加學生對工業的感性認識。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活動與探究
1.學生觀察學校、路途、家中的工業產品,體會工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2.組織學生參觀當地有關工業的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