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觀察植物細胞》,對于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觀察植物細胞》這節課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及歸納植物細胞的結構要求很高,歷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通過對該課的學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整合能力,這對以后的自主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谝陨辖滩牡姆治?,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能力目標】了解臨時裝片制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情感目標】通過制作臨時裝片,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2、難點:成功地制作臨時裝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了制作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和對動物細胞結構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練習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以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但同時還要注意制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應及時加以糾正。對制作不成功的同學可以讓他們觀察其他制作較好的同學的結果或用多媒體展示制作較好的臨時裝片,讓大家共同觀看,和自己的做一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1﹚、復習提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講授新課: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功能。
﹙3﹚、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4﹚、練習。﹙5﹚、小結。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實驗探究。
2、教學手段:本節課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并采用復習、展示導入、教師演示與輔導為輔的教學手段。
四、課時分配: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 制作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
2、動物細胞由哪幾部分構成?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植物體與動物體一樣,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那么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結構是否相同呢?今天我們就親自動手來制作一張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并在顯微鏡下找出植物細胞的各部分結構。與動物細胞相對比,找出它們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三﹚、多媒體演示《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
1、準備:
擦: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過多,水會溢出;過少易產生氣泡﹚。
制片:
撕:用鑷子撕取一小塊洋蔥葉內表皮,不要將葉肉一起帶下。
展:將撕下的表皮放在水滴中,用解剖針展平,避免重疊。
蓋:用鑷子夾取蓋玻片,先將下側邊緣接觸水滴,傾斜45度,然后緩緩蓋下。
染色:
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紙在對側吸引,使碘液均勻擴散到蓋玻片下。
﹙四﹚、學生動手制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老師在一旁觀察和輔導,一旦發現錯誤,不要批評學生,應及時的給予糾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五﹚、引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識別洋蔥表皮細胞的形態和各部分的結構,初步歸納出植物細胞的一般結構。
﹙六﹚、多媒體演示完整的植物細胞結構圖,正確標注出植物細胞各結構名稱。讓學生和自己所觀察到的植物細胞的結構做一對比,認清植物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講述植物細胞各部分結構的作用和功能:
1、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
2、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的進出。
3、葉綠體:含有葉綠素,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部位。
4、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5、細胞質:內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細胞液。
六、技能訓練:
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繪圖要領:真實;大小、位置、點線結構;名稱標注齊全。
七、課堂小結:
本節課通過了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臨時裝片,進一步加深對臨時裝片制作步驟的學習,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自信心;讓學生自己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使得學生對微小的細胞結構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八、板書設計:
﹙一﹚、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1、準備;2、制片;3、染色。
﹙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總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壁;2、細胞膜;3、葉綠體;4、細胞核;5、細胞質。
﹙三﹚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九、作業布置:
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圖;要求標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