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能用電離方程式表達常見、典型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并從電離理論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2.通過酸、堿、鹽的本質探究,感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3.體驗從更深的層面研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意義。
重點難點:
電解質、電離以及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過程:
許多化學反應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參加反應的物質主要是酸、堿、鹽,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酸、堿、鹽在水溶液里的反應的特點和規律進行研究。
[實驗與探究]
如果提供下列物品:直流電源、導線、燒杯、電燈泡、開關,你能設計實驗來驗證下表中物質的導電性嗎?將實驗結果填寫在下表中:
物
質 | 銅
片 | 石
墨 | 氯固 化 鈉體 | 氯溶 化 鈉液 | 無酒
水精 | 蔗固
糖體 | 蔗溶
糖液 | 氫鉀 氧固 化體 | 氫鉀 氧溶 化液 | 硫溶
酸液 |
類 別 | ||||||||||
能 導 否 電 |
[思考與交流]
1.上述哪些物質是電解質?
2.電解質在什么情況下導電?為什么能導電?
[歸納與整理]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
2、酸、堿、鹽是電解質
[思考與交流]
銅片、石墨能導電,它們是電解質嗎?
SO3的水溶液能導電,SO3是電解質嗎?
[歸納與整理]
①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研究的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②電解質導電是有條件的,即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
④酸、堿、鹽和部分金屬氧化物是電解質
⑤非金屬氧化物、大部分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思考與交流]
以NaCl溶液為例說明為什么有些電解質溶液能導電?
[歸納與整理]
3、電離:電解質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4、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實踐與探究]
用電離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電離
HCl
HNO3
H2SO4
NaOH
Ba(OH)2
NaCl
KNO3
MgCl2
[思考與交流]
1.根據HCl、HNO3、H2SO4的電離,我們對酸的本質有什么新的認識?
2.能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嗎?
[歸納與整理]
5、酸、堿、鹽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
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思考與交流]
1. NaHSO4溶液能電離出H+和Na+,NaHSO4屬于酸嗎?
2.怎樣認識水溶液中的氫離子?怎么表示?
[回顧與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探討了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以及從電離的角度理解酸、堿、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