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畫圓的過程中,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圓形實物、硬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學具、剪刀、圓規等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第57頁主題圖,談話:
(1)圖上畫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據畫面情境,你能找出圓形的物體嗎?
2、揭示課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從精巧的手工藝品到氣勢宏偉的各種建筑,到處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圓。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畫圓
(1)你能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嗎?
(2)學生利用生活的物品或工具來畫圓
(3)探究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A:小組合作探究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和步驟。
提出要求:①圓規為什么能畫圓?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②比一比:用圓規畫圓有什么優點?
B:匯報交流。
C:小結圓規畫圓的方法。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學生操作:讓學生把在紙上畫好的圓剪下來,對折,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折,再打開,反復折幾次,折過幾次后,你發現了什么?
(2)集體交流:折痕相交于一點,交點位于圓中心。
(3)講解:圓中心的一點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
(4)畫一畫,認識圓的直徑和半徑。
a、學生沿折痕畫一畫,發現這條線段通過圓心。
b、講解:通過畫一畫,我們找到了圓內一條通過圓心的線段,它就是圓的直徑,用字母d表示。
c、學生再連一連圓心到圓上某一點得到另外一條線段。
d、講解:圓心到圓上某一點得到的線段就是圓的半徑,用字母r表示。
e、學生在圓上標出d和r。
f、交流:嘗試給直徑和半徑下定義。
(5)小結:圓中心的一點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d表示。
3、探究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系。
A:小組操作討論:在同一個圓內,有多少條直徑,多少條半徑?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嗎?
B:匯報。
C:數學游戲:小組賽說:r=( ),d=( )
4、提出問題:圓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決定?半徑決定圓的什么?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第58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找圓心的方法,然后畫一畫找到圓心和直徑。
2、完成第58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交流。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