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
(2)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3)初步學會寫調查報告,圍繞課題制作學生作品。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查采訪、查閱文獻、網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關水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等信息; 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在學習中增強團結、協作的合作意識,以及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3)認識網絡資源在學習中的作用。
二、教學難點:
1、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動的開展;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教師利用學?,F有的多媒體設備播放“水的新生”配樂詩風景片。 學生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壯觀的水畫面對本課題產生無限的遐想。 師: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壯觀、多么變化莫測。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水資源。 教師可引出課題──愛護水資源。 二、自學過程 學生閱讀教材,并完成下列測試內容: 1、地球的表面積約有多少被水覆蓋著?(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約占全球總水儲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學元素大約有多少種?( )A.50多 B.60多 C.70多D.80多 5、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八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國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國 D、中國 7、中國人均水量約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 A、1/2 B、1/3 C、1/4 D、1/5 8、我國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內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幾月幾日?(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10、我國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內蒙古 C、河北 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處于缺水狀態()A、1億 B、3億 C、5億 D7億 12、南水北調工程將使我國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擺脫缺水困難,請問是將哪里的水調往北方?( ) A、珠江 B、長江 C、黃河 D、金沙江 通過這些題目,同學們知道了水的分布現狀,也證實了自己的自學能力。 (在此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贊揚的語言,多鼓勵學生,對于學生們的自學能力給予肯定。) 三、師生互動 小結下列知識 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1、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水球” 2、海洋水: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蘊藏化學資源(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鹽量很高,人們可從海水中提取出大量無機鹽。)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業、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較嚴重,造成水資源缺 乏。 4、將學生課前準備的資料展示,并與教師準備的材料一起進行交流總結。 如:(1)愛護水資源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體污染兩方面考慮。 (2)我國的“節水標志”。 (3)有關水污染而引起的環境問題的圖片和報道。 (在師生熱烈的討論過程中完成下列課程內容。) 二、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可以減少大量工農業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體污染: (1)水體污染是指什么? (2)水體污染源: ①工業污染:工廠的“三廢”(廢氣、廢渣、廢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地下水。 ②農業污染: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機物污染 C、富營養化污染(赤潮) D、惡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屬離子污染(水俁?。?/span> 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熱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 (3)水體污染的危害: 影響工農業生產、漁業生產、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三、習題 1、下列關于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 B、水是一種有限的寶貴資源,必須保護水資源 C、人類需要的淡水可通過海水蒸餾來補充 D、雨水是天然蒸餾水,所以是純凈物 2、科學家預言“水短缺,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這是因為( ) A、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提取這些資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水在不斷地蒸發減少 C、淡水資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勻 D、水不斷受污染,使淡水資源越來越不充裕 3、請你們談談自己的節水經驗,在愛護水資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嗎? 四、結束語 | 教學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