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創設情境,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力口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2)認識乘號“×”,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活動,擴大學生參加討論和表達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乘法的意義,讀寫乘法算式。
難點: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情境圖。
課件出示第46頁主題圖。
(2)觀察畫面。
仔細看一看,你喜歡玩什么?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
我們先來解決這幾個數學問題:
①小飛機里共有多少人?
②小火車里共有多少人?
③過山車時礤有多少人?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3)引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教學讀法。
教學如何將2+2+2+2+2+2+2=14改寫成乘法算式。
2×7表示7個2連加,算式是2×7=14,讀作2乘7等于14。
(2)教學“2×7=14”的意思。
師:“2”表示相同加數,“7”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14”表示相同加數的和。
討論:如果有更多的2相加,例如10個2、100個2……又該怎樣寫?
聽學生匯報,評價學生的匯報結果。
提問:求3+4+5這個算式為什么不能用乘法。小組討論。
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更簡便。
三、練習提高
(1)完成教材練習九第1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判一判。
哪些算式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呢?
9+4+3 3=6=8 5+5+5 4+5+7
(3)你能把加法算式必定成乘法算式嗎?
8+8+8+8 7+7+7 ?。?C+C+C+C
(4)完成教材練習九第2、3、4題。
(5)試一試,你一定是最棒的。
6×3讀作( ?。?,表示( ?。?/span>
5×4讀作( ?。?,表示( ?。?/span>
2×7讀作( ?。?,表示( ?。?/span>
(6)你能說出乘法算式嗎?
9個5相加 30個8相加 60個400相加 20個C相加
四、總結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在這兩個數中間寫上乘號。讀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課,同學們都學了不少新知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乘法知識。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2×7=14讀作:2乘7等于14。
7×2=14讀作:7乘2等于14。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開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的產生過程,初步感知突襲地的含義。
為了突破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難點,新課伊始,我就創設情境,開展擺小棒游戲,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計算自己一共用多少根小棒,從而列出許多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
要上好一堂課,很不容易,比如學生看主題圖的環節如何設計更加完美,板書如何設計更科學、更節約時間等,都有待改進。教無定法,在教學之前將知識裝在心里,將學生裝在心里,了解并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這樣才能夠以一當十,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