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夏牧場》教案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演唱歌曲等音樂活動,學生能對歌曲《美麗的夏牧場》產生學習興趣,并在表演中鍛煉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
在聆聽、學唱、創編表現等音樂活動中感受歌曲內容及旋律的美及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
知識與技能: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鈴鼓伴奏,設計不同演唱形式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
準確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教學難點:
有表現力地演唱、創編表現歌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段音樂,請同學們認真聆聽,猜一猜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span>
播放新疆音樂《掀起你的蓋頭來》,教師做幾個新疆的舞蹈動作,配合著音樂讓學生感受新疆音樂的特點?! ?/span>
學生聆聽觀看回答(新疆)。
師:“大家說的很對,剛才我們聽的是一段新疆音樂,新疆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同時它還是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除了大家知道的維吾爾族還有許多支系民族,如哈薩克族,白俄羅斯族等,但各民族的生活習慣及音樂、舞蹈等方面卻是相通的。新疆以天山為界分為南疆和北疆,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里唱的夏牧場就位于南疆和北疆之間的恰布河旁。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音樂來領略夏牧場美麗的景色。
二、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師:說說夏牧場的景色是怎樣的?
學生聆聽回答。
師:大家有沒有聽清楚最后一句歌詞唱的是什么?(這是哈薩克放牧的好地方)這句話告訴我們這首歌曲歌唱的是哈薩克族美麗的夏牧場。哈薩克族生活在天山腳下,以游牧為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2、觀看視頻,用wu輕聲哼唱
師:下面我們再通過一段視頻近距離地走近哈薩克人民的生活,領略夏牧場的美麗風光。大家可以用wu隨音樂輕聲哼唱體會歌曲的演唱情緒。
多媒體播放歌曲范唱視頻。
學生聽賞后回答(優美、抒情……)
3、填詞學唱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我們趕緊把歌詞填進來隨音樂唱一唱吧。
學生隨音樂填詞唱。
4、隨琴伴奏唱第一段,提出并解決難點
(1)師:接下來請隨老師的琴聲伴奏我們一起來唱第一段歌詞,找出你認為最難唱的地方。
(2)師:請大 家跟著老師的琴聲再把第一段歌詞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覺得最抒情的一句嗎(啊……)?為什么?
講述音樂知識“⌒”
單獨哼唱“啊”(第三樂句)指導聲音、氣息連貫。
(3)鞏固演唱歌曲第一段。
5、隨琴伴奏唱第二段,了解詞義
師:同學們,這段歌詞中出現了“阿肯”一詞,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師:老師告訴大家,阿肯是哈薩克族人民對民間歌手的尊稱。阿肯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景即興編詞自彈自唱,這是其他歌手所不及的,所以大家特別尊敬他們。(打出阿肯的圖片)
7、完整演唱歌曲
師:下面,我們來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聽好前奏,注意“啊”的地方氣息的連貫。
三、處理歌曲
1、視唱曲譜
師:大家已經可以比較準確地演唱歌曲了,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我們來視唱一遍曲譜,通過視唱,大家看一看各個樂句有沒有相同之處。
學生視唱曲譜,找出旋律相同樂句。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可見作曲家是抓住了一定的規律來創作這首歌曲的。
2、按力度要求演唱歌曲
師:老師對這首歌曲的演唱力度做了一點處理,請大家按歌譜上的力度要求來演唱歌曲。
(“啊…”一樂句做漸強減弱的處理……)
四、演繹歌曲
1、用鈴鼓伴奏
師:我們知道,新疆是由多民族匯集的歌舞之鄉。因為有了多民族歷史與文化的交融,使新疆這塊神秘的熱土上滋生出豐富多彩的民族樂器。如冬不拉、手鼓等(出示圖片)。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手鼓。
⑴介紹手鼓典型的伴奏音型:ХХХ ХХ
⑵用ХХ ХХ ХХХХХ 為歌曲前半段伴奏。“啊……”處晃手。
沒有樂器的同學徒手表現。
2、設計演唱形式
師:這首歌曲除了齊唱還可以有其他的演唱形式嗎?
學生設計獨唱、接唱、領唱與齊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3、舞蹈創編表現
師:大家的歌聲真美!新疆是個歌舞之鄉,除了歌唱,我們還可以用舞蹈來表現美麗的夏牧場。我們班有沒有同學會跳新疆舞蹈?老師教大家幾個簡單的新疆舞蹈動作吧。
師生隨音樂舞蹈律動。
五、小結
師:同學們,在悠揚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中,我們美麗的新疆夏牧場之旅就要結束了,希望同學們通過我們今天的歡樂音樂學習,能夠記住美麗的新疆,遼闊壯美的夏牧場,還有那可愛的阿肯……